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遵义 > 下设单位 > 正文

遵义市社会保障事业谱新篇

发布日期:2020/4/8 23:13:03 浏览:219

来源时间为:2019-12-09

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的干部职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理念,紧紧围绕服务民生、服务发展,不断提升民生保障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有效促进了各项工作与民生事业共同进步。2017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荣获“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先进集体”荣誉;2019年,遵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就业优先筑牢民生之本

我市始终把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坚持落实政策与完善体系并举、新增就业与稳定就业并重,千方百计提高就业规模和质量,就业制度由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的计划用工到向市场化导向转变,实现了从计划安置向市场双向选择和政府促进就业和创业带动就业的根本转变,就业服务由以城镇劳动者为主体向城乡统筹转变,全力确保了就业局势稳定。

1987年到1997年,我市就业工作以有领导、有组织地向经济发达地区输送劳动力为主要方式;1998年到2007年,我市就业工作以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为主,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供了保障。

2008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的实施,国家将就业再就业政策措施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明确了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责,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由此吸引了越来越多具备技术、资金与市场经验的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2009年,我市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首批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在全国率先走上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城乡创业就业事业发展之路。2012年,我市获国务院表彰,荣获“全国创业先进城市称号”。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相继出台和完善就业创业方面政策措施,政策体系逐步健全,政策效力有效发挥,就业工作正在朝着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目标阔步前进,就业总量持续增长,就业结构逐步优化,就业质量不断提升。

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8年,我市城镇新增就业总量和增速均居全省前列,综合考核连续四年全省第一。

从2008年至今,全市累计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09.86万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4.76万人,开展创业培训7.8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50.03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1.4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社会保障网织就美好生活

我市社会保障体系围绕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保障问题,瞄准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发力,以切实可行的措施,让社会保障网层层加厚、织密。

2000年,我市成立了遵义市社会保险事业局,为“五险合一”的社会保险经办服务管理单位。截至2018年底,全市社会保险业务经办网络系统实现“纵横交错”,纵向实现省、市、县、乡四级联网,横向实现医疗机构、定点药店及银行联网。网络规模方面,以市局为中心,向上与省厅联网,向下与下属的各县(市、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246所乡镇(街道)人社中心联网,实现职工、居民的社保网上经办;横向与银行联网,实现社保费用银行代收及拨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统一制定了全市业务经办规程和内控管理制度,面向全市三级经办机构提供业务指导和培训管理。目前,已形成了“四三二一”的经办管理模式,即:网络四级平台(市、县、乡、村),业务三级经办(市、县、乡),管理两个层面(市、县),基金一级结算。

保障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有效保障和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截至目前,我市建立并组织实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农村独生子女户和二女绝育户夫妻养老保险等,实现了养老保险从试点到推开的全面覆盖。同时普遍实施覆盖城镇职工的工伤保险制度。在高风险行业探索建立了以工伤保险为主、商业保险为补充相结合的工伤保障制度。

服务方式更加便捷。开发建设“遵义社保”微信公众号,实现了养老保险待遇生存认证等业务“手机办理”,群众只要通过手机“扫一扫”,就能在家享受优质高效的社保服务。与遵义农商行合作推出互联网“金融 社保”服务平台,解决社保乡村经办的盲区问题,实现了农村参保群众“参保缴费不出村、社保查询不出村、年审认证不出村、待遇领取不出村。”

与此同时,我市还相继实施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等一系列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实招,改革发展的成果越来越惠及到更多群众。

记者杨义霞)

最新下设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