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遵义 > 下设单位 > 正文

【媒体报道集锦】华东理工大学2022届学生毕业典礼获媒体关注

发布日期:2023/7/17 17:07:49 浏览:192

你们使命在肩,担负“天降大任于斯人”的历史使命。

同学们,纵观历史,人类社会的航船并非总是行进于潮平岸阔的水域,时而会有“黑天鹅”“灰犀牛”不期而至,日常生活中也难免遭遇“出乎预料”“荆棘坎坷”。但是,艰难险阻阻挡不了滚滚的历史车轮,社会也总会在克服一场场危机中向前,展现出动力无限的韧性力量。

这种“韧性”的特质,物理学上指材料受力时的抗断力;心理学上,表达了一种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机能;在工程学领域,则代表了系统抵抗外力打击和恢复的能力。这种特质,表现在华理人身上,则是一种坚忍不拔的坚强意志、一种勇承重载的高阶能力、一种刚柔并济的宝贵品质、一种耐久致远的拼搏精神。

人生因奋斗而出彩,梦想因坚韧而闪亮。今天,你们将以华理人之名,开启新的人生篇章。临别之际,我想以“砥砺韧性,做笃定向未来的奔跑者”为题,跟大家交流一点感悟,与大家共勉。

1.砥砺坚忍不拔的意志,成就前行的信心之源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在知识爆炸和技术快速更新的时代,面对未来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坚忍不拔的意志是人们踔厉奋发、向上前行的信心之源。精卫填海、愚公移山,诸多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历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成春秋霸业;司马迁行程万里、历经十余年,终“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些历史案例,都为这种直面困难、一路向前的韧性精神,给出了闪亮的诠释。韧者笃行,韧者行远。即便是爬行缓慢的乌龟,只要步履坚定、永不停歇,也终能赢得赛场的胜利。希望同学们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培塑强大的意志,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和执着,铸就“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和自信,实现未来道路上的精进与成长。

2.砥砺勇承重载的能力,成就前行的力量之源

青年向上,国家向前。韧性内在蕴藏着向上的力量,催人知重负重,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心怀“禾下乘凉梦”的理想,一稻济世,万家粮足;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抱着“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信念,以“孺子牛”的犟劲精神,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造出“心脏”;“治沙英雄”石述柱信守“豁出一辈子,干好一件事”的入党诺言,以半个世纪的顽强拼搏,在沙海中营造一片绿洲、在风沙线上树起一座丰碑。希望同学们胸怀“国之大者”,始终保持终身学习、持续创新的自驱力、学习力和向上力,以千磨万击还坚劲、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韧性,铸造面向未来的力量。

3.砥砺刚柔并济的品质,成就前行的动力之源

柔中带刚攻不破,刚中有柔力无边。至刚,容易脆断;至柔,容易松垮。人生旅途上,我们既要有壁立千仞的风骨,也要有海纳百川的度量;既要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也要有“上善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涵养。刚柔并济成就了蔺相如和廉颇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的千古佳话,是对敌人“横眉冷对千夫指”、对百姓“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内涵。希望同学们以坚无不摧的刚强攀登人生高峰,以内心的柔软温存人性的美好,以刚蓄柔,以柔蕴刚,实现至刚至柔的人生境界。

4.砥砺耐久致远的精神,成就前行的活力之源

惟久久为功者进,惟持续奋楫者胜。韧性而奋进是前行道路上延绵不绝的活力之源。屠呦呦先生历经380余次实验,最终提取出青蒿素;遵义草王坝村村支书黄大发30余年坚守,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的“生命渠”,结束了家乡长期缺水的历史,为驰而不息的韧性特质写下生动的注脚。希望同学们用百折不挠、永不服输的坚韧之力,凝聚“水滴石穿”之劲,行而不辍,履践致远,在新时代新天地中去建功立业,不断突破人生新的高度。

勇毅坚韧、持续创新是时代引领者的标签。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站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历史性节点,希望大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坚守“勤奋求实,励志明德”的校训精神,用心锤炼不惧风险攻坚克难的勇气、身处逆境永不言弃的坚韧、面对挑战迎难而上的果敢,安于不安,笃定奔向未来!

同学们,几年相伴,一生有缘。今天,你们将带着母校的祝福和希望奔赴远方,愿“海思路999号”“梅陇路130号”成为你们青春记忆里最温暖的地标!不管天南海北,你们永远是母校的牵挂;无论岁月更迭,华理永远是你们的精神家园。今年是学校建校70周年,在这里,我诚挚地向大家发出邀请,欢迎你们常回家看看,金秋十月再叙师生情谊、共庆母校七十华诞!

最后,再次祝贺大家顺利完成学业,祝福每位同学在自己选择的未来道路上不断砥砺韧性,做勇毅坚韧的奔跑者,为国家、为社会作出杰出的贡献!

谢谢大家。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书写华理人的时代答卷!走近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近日,上海各大高校进入毕业典礼“井喷期”,受疫情影响,几乎所有高校都采取了“云毕业”方式举行毕业典礼。记者注意到,为了不让学生留下遗憾,华东理工大学使出了浑身解数。

在华东理工大学,每一名在线上参加典礼的学生,都能收到一张“电子毕业卷轴”,每个人拿到的卷轴都是“专属版”。打开卷轴,该校党委书记杜慧芳、校长轩福贞共同祝福毕业生重整行装再次出发扬帆远航,迈向广袤天地。学生代表、教师代表、校友代表、家长代表先后围绕专业学习、创新实践、职业发展、成长蜕变等方面发言,表达了对学校、教师教育培养的深情感激和诚挚祝福,对即将迈出校园踏上社会的谆谆嘱托和深切期望。

华东理工大学校长轩福贞在2022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的直播截屏。

据悉,今年华东理工有4002人被授予学士学位,1856人被授予硕士学位,194人被授予博士学位。367人获得“2022届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称号,629人获得“2022届华东理工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8人获得“2022届华东理工大学来华留学生优秀毕业生”称号。

2022年,华东理工毕业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奔赴重点地区、基层一线,面向国家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就业;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上海保卫战”中,同学们自觉投身校园疫情防控重点工作中。典礼上,共计418名毕业生被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上观新闻】沪上各大高校“云毕业”,谁是线下幸运儿、有啥校长掏心话、哪些虚拟技术流?(节选)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各大学府迎来毕业季高潮。在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了一对博士夫妻,而且都是老外。华理资环学院博士毕业生法穆与化工学院博士毕业生萨穆夫妇来自也门,两人带着10岁的女儿和8岁的儿子一起在沪生活。

今年两位新科博士不仅一起顺利毕业,还被评为来华留学生优秀毕业生。尽管由于疫情防控原因,这一家子无法在校园毕业典礼上拍出值得永久纪念的全家福,但学校发出的永不过期的线下毕业季邀请函使他们喜出望外,“希望明年能和孩子们一起参加线下毕业典礼!”

……

危中寻机,向阳而生,砥砺韧性。在华理校长轩福贞看来,这种“韧性”的特质,“物理学上,指材料受力时的抗断力;心理学上表达了一种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机能;在工程学领域则代表了系统抵抗外力打击和恢复的能力。”他说,这种特质表现在华理人身上,则是一种坚忍不拔的坚强意志、一种勇承重载的高阶能力、一种刚柔并济的宝贵品质、一种耐久致远的拼搏精神。

【科学网】砥砺韧性,做笃定向未来的奔跑者华东理工大学举行2022届毕业典礼

“没有一个仲夏不被期待,因为夏花燃烧,万物生长;因为风吹麦浪,丰收在望;更因为你们研学、求知路上的执着坚守、念念不忘,今天终得回响……”

6月19日至24日,华东理工大学通过分批分时在线直播形式,举办了2022届学生毕业典礼。

毕业典礼上,华东理工大学校长轩福贞以《砥砺韧性,做笃定向未来的奔跑者》为题,云端深情寄语毕业生。

轩福贞说,纵观历史,人类社会的航船并非总是行进于潮平岸阔的水域,时而会有“黑天鹅”“灰犀牛”不期而至,日常生活中也难免遭遇“出乎预料”“荆棘坎坷”。但是,艰难险阻阻挡不了滚滚的历史车轮,社会也总会在克服一场场危机中向前,展现出动力无限的韧性力量。

这种“韧性”的特质,物理学上指材料受力时的抗断力;心理学上,表达了一种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机能;在工程学领域,则代表了系统抵抗外力打击和恢复的能力。这种特质,表现在华理人身上,则是一种坚忍不拔的坚强意志、一种勇承重载的高阶能力、一种刚柔并济的宝贵品质、一种耐久致远的拼搏精神。

“人生因奋斗而出彩,梦想因坚韧而闪亮。”轩福贞说,“希望同学们胸怀‘国之大者’,始终保持终身学习、持续创新的自驱力、学习力和向上力,以千磨万击还坚劲、越是艰难越向前的韧性,铸造面向未来的力量。祝福每位同学在自己选择的未来道路上不断砥砺韧性,做勇毅坚韧的奔跑者,为国家、为社会作出杰出的贡献!”

【第一教育】华理举行2022届学生毕业典礼校长轩福贞寄语毕业生:砥砺韧性,做笃定向未来的奔跑者

6月19日~6月24日,华东理工大学2022届学生毕业典礼隆重举行。根据疫情防控要求,今年毕业典礼以在线直播形式分批分时开展,校院领导、教师代表、家长代表、校友代表及全体毕业生共同参加。

校长轩福贞代表杜慧芳书记和全体师生员工向2022届毕业生致以热烈祝贺和美好祝愿,并以“砥砺韧性,做笃定向未来的奔跑者”为题送上临别寄语。他指出,勇毅坚韧、持续创新是时代引领者的标签。站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历史性节点,希望学生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坚守“勤奋求实,励志明德”的校训精神,用心锤炼不惧风险攻坚克难的勇气、身处逆境永不言弃的坚韧、面对挑战迎难而上的果敢,安于不安,笃定奔向未来!

“人生因奋斗而出彩,梦想因坚韧而闪亮。”轩福贞向学生们提出四点希望:一是砥砺坚忍不拔的意志,成就前行的信心之源。希望学生们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和执着,铸就“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和自信,实现未来道路上的精进与成长。二是砥砺勇承重载的能力,成就前行的力量之源。希望学生们胸怀“国之大者”,以千磨万击还坚劲、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韧性,铸造面向未来的力量。三是砥砺刚柔并济的品质,成就前行的动力之源。希望学生们以刚蓄柔,以柔蕴刚,实现至刚至柔的人生境界。四是砥砺耐久致远的精神,成就前行的活力之源。希望学生们用百折不挠、永不服输的坚韧之力,凝聚“水滴石穿”之劲,在新时代新天地中去建功立业,不断突破人生新的高度。

毕业典礼上宣读了2022届毕业生学位授予决定和表彰决定。4002人被授予学士学位,1856人被授予硕士学位,194人被授予博士学位。367人荣获“2022届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称号,629人荣获“2022届华东理工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8人荣获“2022届华东理工大学来华留学生优秀毕业生”称号。

2022年,华理毕业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奔赴重点地区、基层一线,面向国家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就业;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上海保卫战”中,学生们自觉投身校园疫情防控重点工作中。典礼上,共计418名毕业生被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为减少不能线下授予学位的遗憾,典礼增加了电子毕业卷轴启动环节,每位毕业生都能获得专属自己的卷轴。杜慧芳书记、轩福贞校长共同祝福毕业生重整行装再次出发扬帆远航,迈向广袤天地,施展青春抱负,创造美好未来。学生代表、教师代表、校友代表、家长代表先后围绕专业学习、创新实践、职业发展、成长蜕变等方面发言,表达了对学校、教师教育培养的深情感激和诚挚祝福,对即将迈出校园踏上社会的谆谆嘱托和深切期望。

在不同学院会场,各学院精心准备了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典礼环节。化工学院、资环学院、艺术学院分别依托B站、在线“元宇宙”等平台,采用“云端”学位授予等方式,赋予毕业生更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最新下设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