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遵义 > 百姓生活 > 正文

古城遵义越千年黔北重镇展新姿贵阳日报数字报贵阳日报电子版

发布日期:2016/10/19 9:29:08 浏览:1299

一九五八年建成的遵义大饭店,与遵义百货大楼隔道相映,成为当时遵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民国时期设立的习水县土城盐业公会旧址。

解放初遵义市图书馆馆址——江公祠。

万里路坳上段,挂牌房屋为万里旅社。

遵义百货

龙坑镇石牌坊,建于清光绪十六年至二十一年。

遵义百货

遵义新城局部,以丁字口为中心,城区街道往三个方向延伸。

遵义百货遵义百货

建在湄潭县永兴镇的江西会馆,浙江大学永兴分部办公室及各系教室均设在这里。

遵义百货

清末民初建成的遵义桃源山太白听莺亭。

周西成在桐梓县新桥乡黑神庙的故居。

遵义名泉“白沙井”,额题“白沙井”三字,为清宣统三年遵义著名书法家曹欣愚所书。

海龙囤古军事城堡遗址,该城堡始建于宋理宗宝祐年间,至明万历二十八年,共存在了400多年。

遵义老城大十字。

遵义市的历史悠久,上世纪70年代在城北汇川区的风帽山,发掘出了古人类活动的遗址,出土了一批原始人类使用的石制工具。据历史资料记载,远古时代这里已经有人在居住,春秋时归属夜郎,秦汉时隶属牂牁,唐代至北宋为播州辖地。据《遵义府志》记载,那些时候的地方行政中枢的治地,是在今遵义城址周边的一些地区,直到南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播州的第十二代土司杨轸,才把宣慰司治地从城南20公里的南北镇(今遵义县城址)迁到今遵义城址。明代万历平播“改土归流”在原地设遵义府,清代仍然沿为府治地,民国为县治地和行政督察区驻地,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遵义市和遵义地区行政公署,以及上世纪未遵义撤地设市,均为政府机关所在地。从遵义的历史变迁可以看出,今遵义城区从南宋以后经过多次改朝换代,一直是黔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即行政首脑机关的所在地,而且已经有千年历史。

遵义自古以来就是黔北重镇,从南宋正式建城发展到现在,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城市经过几次大的扩展,变化都不是很大,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不仅对遵义旧城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城市的格局与历史上的城市概念发生了质和量飞跃,发展的速度非常迅猛,城市规模剧增,都是任何一个时代都无可比拟的。城市建成区面积比30年前扩大了十几倍,城区人口已逾100万,适应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功能齐备,绿色环保,风景秀丽,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勃勃生机。而今,遵义有崇遵高速公路、川黔铁路、遵义机场所依托,由中心城区向四面辐射,通过公路网联通了周围10余公里内的乡镇,公路临街基本上都修建了工业企业、商贸楼和住宅楼,并与中心城区连为一体,遵义城已成为黔北高原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崭新的姿态走向更加繁荣富强的未来。

【一】南宋至民国时期

如果从南宋淳熙三年至今遵义建城只有837年,怎么称千年古城呢?其实在杨轸迁治以前,今遵义城址这片地方已经有穆姓人家在这里定居,穆家与杨家都是大家族,均为唐代熹宗年间奉朝廷之命入播州平定南诏之乱的外来人,南诏退败后穆家据今城区一带,流经城区湘江段旧称穆家川,处于市中心毛泽东旧居那一片,今仍称为穆家庙,还有穆家林、穆家山等小地名。1958年在红花岗造林时,还出土过“穆家界”的古碑。所以当时穆家已经在这里建起了自己的独立王国,已具了有集镇的雏形,故遵义城可认定为有1000多年历史。

唐代平定南诏后,朝廷任命杨端为播州的宣慰使,实行世袭土司制度,杨家世代统管着黔北广阔的版图,世称中国四大土司为“两广岑黄,思播田杨”,播州杨氏为其中之一,只是穆家据今遵义城区一带,隶属于杨家的管辖之下。《遵义府志》记载了杨氏土司迁治的过程。播州第十二代土司杨轸有养虎的嗜好,有天他驾虎车出游,到了今遵义老城一带,见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山间紫云缭绕,不仅地形险要,而且有吉祥气象,于是就以行政命令,让穆家搬迁到城北的桐梓县境,他便宣慰司治所从城南20公里的“懒板凳”{南北镇}迁到了今老城地,修筑起寨堡,重建了播州宣慰司衙门及宗庙、兵营、学校等设施,从那时候起城市便初具规模,作为遵义建城的开始。

明代万历二十九年(1600年),朝廷命兵部尚书李化龙率24万大军,平定了播州29代土司杨应龙之乱,实行“改土归流”,将原杨氏所据的播州地划分为平越(今福泉)、遵义二府,原播州治地仍然为遵义府治地,于是以兵代役撤除旧城堡,并按内地城防的形式,修筑了坚固的石头城垣,但遵义的城市规模还是局限于播州城的地盘,即今遵义老城的范围,面积约3平方公里,实际上城垣是绕山而建,建成区只有实际面积的二分之一。川黔古驿道穿城而过,即沿现在的子尹路向北,从今遵义会议会址前往洗马路方向去重庆方向,现洗马路侧建于宋代的普济桥尚存,是当时入川的必经之路,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到了清代乾隆三年,山东聊城人陈玉壂来任遵义知府,他从山东引进了蚕种和缫丝、纺织技术,丝绸业在遵义府四县一州迅速发展起来,遵义的丝绸产量大,质量好,与四川和江浙的产品竞争于国内市场,因为遵义丝绸物美价廉很有竞争力,外地客商纷至沓来,遵义出现人满为患,湘江西岸的老城难以容纳,而湘江东岸是一片农田,称为白田坝,丝绸业的兴起迫使得城市冲出老城向东面延伸,在今市中心丁字口一带,形成一个丝绸贸易市场,第三产业附着市场应运而生,即为新城的源起,其规模与老城相当。那时候遵义的经济得以迅速崛起,成为贵州12个府的首富之区,致使清中叶以后遵义以读书登科甲闻名于黔省。

清咸丰三年(1853年),桐梓人杨隆喜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挥师南下来攻打遵义城,来势汹汹,势不可挡,云贵总督罗尧典亲自到遵义来坐镇指挥,新城因无城垣保护很快就被义军占领,老城有城垣护卫得以保全,起义军退了以后才亡羊补牢,由遵义知县江炳修琳倡导经朝廷批准,修筑了遵义新城城垣,并将原来穿越老城的川黔古驿道改道,更为从新城穿城而过,就是沿今遵义城区最繁华的万里路、中华路和香港路一线去重庆方向。至此,遵义形成一个以湘江河为中轴,老新二城以城垣对峙的双联城池,即老城为政治文化区,新城为商业贸易区的格局,分工极为明确,城市结构也蔚为奇特壮观。

1926年周西成主政贵州后修川黔公路,依然是沿清代古驿道纵贯新城,从南边的来熏门(今狮子桥)进,北边的凤朝门(今苟家井市场)出,城市规模没有什么变化,依然为老城和新城的城垣之内的范围,1935年1月中央红军攻占遵义城,就是首先夺取的新城来熏门,红军大队伍从此门进入城内。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大批内地难民也随之涌入西南,国民政府的陆军大学、陆军步兵学、海军学院,以及浙江大学、徐州陆军医院、军官队、临教院等一些单位迁入遵义及周边地区,城区人口剧增,加之盟军从滇缅公路运来的物资运达昆明后再转运重庆,遵义为川黔公路的必经之地,军车、商车往来不断,第三产业应运而生,新城因有交通之利,城市便沿公路冲出新城城垣,南面延伸至南门关,北面延伸至松子坎,两侧共扩展了6公里有余,市肆繁荣,盛极一时,城市人口从抗战前的6万人增加到10多万人,城市交通压力太大,于1942年撤除新城城垣修环城公路(今内环路),川黔公路开始绕城而过。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的内迁单位纷纷复原,一些外来难民回籍,人口又退到10万以下,但城市的规模已经不局限于旧城垣。

【二】建国后至文化大革命时期

1949年11月遵义解放设遵义专区,后称遵义地区专员公署,为省政府派出机构,并以原遵义县的城区部分新建遵义市。解放初期的经济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8年时间,遵义市着眼于发展地方工商企业,新建和扩建了化工、铁合金、面粉、酒精、火柴、农具、汽车运输等国有企业,还组建了商业系统的百货、纺织、五金、生资、药材、食品等国控公司。因为那时候财力有限,城市建设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搞基础设施方面的维护管理,也如拓宽平整城区主要街道,疏通维修了旧城的排水系统,其次就是搞了一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如在东郊(今长征镇)的沙坝和南郊的柏杨洞新建了两个简易的自来水厂,撤除老城城墙东南一段,在老城修了一个可以储备粮食400万斤的仓库。撤除老城北面城墙,修了一条通往化工厂和火柴厂的公路(今洗马路),在新城中心的丁字口新建了遵义市百货大楼,在城北郊汇川坝建城了遵义地区医院(今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凤凰山西麓修建了遵义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今市政府行政中心),新建了川剧院和京剧院,还在市中心的桃源山遵义一中北侧修建了遵义市工人俱乐部,又在湘江市区段东岸新开辟出了遵义纪念广场(今遵义文化广场),西岸建成了遵义纪念公园,纪念中学(今遵义四中),还修了纪念桥(今石龙桥)把这些纪念建筑连为一体,另在老城和新城分别修建了地市两级的党政机关办公楼。遵义这批新建的城市楼房多是砖混结构,分布于城区新老二城,使遵义市已具有了一些现代城市的雏形,当时的那些建筑相对现在而言规模都不算大,如遵义百货大楼为五层楼,就是当时遵义最高的建筑了。但以当时的经济条件,能够在短几年时间干成这么多事,还是很不简单。

经过几年经济力量的积蓄,迎来了大跃进的时代,遵义市与全国各地一样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为了配合遵义市的城市建设,遵义县与遵义市合并,全市人口达100多万,遵义市大量抽调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除了参与修建和扩建遵义的发电厂、钢铁厂、铁合金厂等一批地方国有的大型企业,还有就是搞遵义市的城市建设。由于当时缺乏施工机械设备,城建全凭打人海战术,经常性的是实行昼夜施工,场面轰轰烈烈。1958年至1959年的“大跃进”期间,在遵义新老二城建成一批新型的城市建筑,还大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的有:在新城建成了遵义饭店、湘山宾馆、遵义市人民医院(今红花岗人民医院)、区遵义(文工团)剧场,还将新城市中心丁字口沿河一带的一万多户居民予以撤迁,办法是撤除旧房运到城北狮子山下拼装还原进行安置。政府一声令下,一点不容迟疑,沿河一万多户居民在三天三夜就全部搬迁完毕,很快就在丁字口沿河一线建城了一个市中心区河滨公园(今存)。在老城建成的有:遵义宾馆、红花岗剧院及北门外的遵义地区人民医院大楼。那时候的城市建筑物都是请苏联专家来规划督建,一律仿苏式建筑,楼层不多,但占地宽,层间空间高,后来均撤除重建,现在保留的仅有红花岗剧院和红花岗区人民医院两处。在遵义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大跃进期间也干了几件大事情,一是把遵义丁字口至新华桥段(新华路)和丁字口至狮子桥(万里路北段),拓宽并改造成40米宽的水泥路面,两侧人行道也用的水泥板,用水泥修路在当时来讲,那是非常新鲜的事情,遵义市中心的

[1] [2]  下一页

最新百姓生活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