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遵义 > 资讯杂谈 > 正文

浙里正青春丨遵义的面馆都留着浙大西迁的历史滋味

发布日期:2017/9/11 11:26:19 浏览:502

遵义、湄潭,对浙江大学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战火纷飞中的西迁故地,文军长征壮举的历史见证,浙大人一方永恒的精神家园……

这个夏天,又一群年轻的求是学子循着先辈的足迹,来到这里。

7月23日至25日,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赴贵州、青海、浙江挖掘记录“两边两路”上的浙大故事暑期社会实践团之贵州小分队来到遵义,在“老泰来”面馆、何家巷浙大旧址、西迁纪念碑亭、子弹库校本部……同学们无时无刻不被“东方剑桥”深厚的历史打动。

“老泰来”:随浙大西迁至遵义的杭州面馆,还留着当年味道

24日清晨,实践团队就来到了老泰来面馆。

作为实践的第一站,这间始于清光绪末年的杭州、已有百余年历史的面馆,是浙大西迁历史的见证者。在面馆,实践团队中的校报学生记者采访了泰来面馆的老板。“泰来”意为希望家国能够否极泰来。抗战期间,“泰来”传人随浙江大学西迁,辗转湖广,最终落脚遵义,并重开泰来面馆。

几十年过去了,“在周围的一切都在装修改造时,这个老面馆用同几十年前几乎一样的菜单提醒着:两代人更迭,这个浙大西迁文化汇集之地还有一些遗留下的痕迹从未改变。”数学科学学院2016级学生楚佳蕾说。

“老板,来碗大肉面!”面条很快上桌,只听见食客埋头吃面的“簌簌”声。饥肠辘辘的早晨,面汤的热气于昨天的浙大人来说,唤醒的是一场心心念念的故乡味道;于今天重回文军长征路的我们来说,唤醒的是一场跨越时间的浙大之路的怀恋。这一碗早晨的面条,唤醒了实践团的味蕾,更贯通了一段舌尖上的历史回味。

何家巷:石板路上的浙大记忆

何家巷是浙大教学中心、训导处、教务处、工学院办公室、部分教室、男生宿舍、食堂等的所在地,很多学生活动在何家巷举办。

实践团队在何家巷参访了浙大校医院旧址、训导长费巩、教务处长张绍忠、工学院院长王国松的雕塑,还采访到了对浙大西历史迁有丰富了解的红花岗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史晓波老师。

新媒体团队的同学还拿出了从档案馆准备的老照片,在何家巷还拍摄了大量展现今昔对比的摄影作品。虽许多旧址已无迹可寻,但通过老一辈遵义人的讲述,小分队还是对历史有了更多了解。“看着手上的老照片,恍如隔世,时间瞬间停滞,仿佛回到了过去的时光。在历史知识中徜徉,听着陆老师细心讲解,感受了浙大人在西迁时坚毅不屈的精神,自豪与钦佩感油然而生。”经济学院2016级学生李钰坤说。

西迁纪念碑亭:石碑上镌刻的沧桑岁月

湘江河畔,可桢桥边,矗立着浙大校舍碑与碑亭,这就是贵州小分队的第三站。“国立浙江大学黔省办学校舍记”纪念碑是民国三十四年六月,由王焕镳教授撰文,竺可桢校长删改审定,罗韵珊先生楷书刻石而立。但在回迁之后,这块石碑却不知下落。

实践小分队采访到这么一个故事。竺校长在回迁15年后回到遵义寻找此碑未果,所幸之后在今遵义十一中的水沟中找到,且完好无损。据遵义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红花岗区浙大西迁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陆昌友介绍,可桢桥边的这片公园将会在未来被建设成“西迁文化园”,“作为浙大西迁精神根与魂之所在”。在陆昌友老师的讲解过程中,实践团中的校电视台成员架起三脚架,举起摄像机,拍摄了视频记录片,“在穿梭时空的对话中,不禁使人缅怀起过往的浙大岁月,西迁精神值得且需要被人们铭记。”

子弹库:祠堂中珍藏的求是印象

实践团队走访了隐藏在遵义市第十一中学内的郑莫祠。在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军政部将包括郑莫祠在内的省立三中全部房舍征用,设为第二军械库,老百姓称作“子弹库”。1940年浙大西迁至此,设立校本部总务处、校长室及文学部、师范学院办公室和心理学实验所。

在十一中内,实践团队看到了子弹库外西迁办学时代就已存在的一棵已有至少200年历史的沙棠树,并拿出老照片,摄影记录了它的今昔对比。实践团队到访时郑莫祠正在修缮,但仍有许多收获。“遗址的一砖一瓦,细细抚摩,想象着竺可桢校长和各位教职工曾在此办公办学,刻苦耐劳,鞠躬尽瘁,心中油然而生一种肃穆之情。”人文学院2016级学生陈佳囡有所感慨。

在遵义,与浙大西迁相关的每一处地方,都使实践小分队的11名成员驻足流连。就像经济学院2016级学生毛子昕说,“这些旧址的存在,封存了一段浙大记忆,塑造了一座城市的气质。”

《浙里正青春丨遵义的面馆都留着浙大西迁的历史滋味》相关相似参考资料:
浙里正青春、学在浙里、南麓浙里、浙里、浙里融、浙江大学学在浙里、你在浙里 我便南望、南麓浙里 大众点评、南麓浙里 米其林

最新资讯杂谈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