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遵义 > 资讯杂谈 > 正文

传奇之城

发布日期:2016/5/21 3:17:51 浏览:1571

蒋勋:极古典,也...

贵州遵义—传奇之城

2013-10-1515:02:00

来源:

作者:文|武眉凌图|胡志刚

“遵义”之名出自《尚书》“无偏无陂,遵王之义”。遵义是一曲古老的歌谣,2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桐梓人”用火点燃了遵义历史的进程。它在秦楚文化和巴蜀文化的交相辉映中缓慢前行,土司制度的千年兴衰使它深沉内敛;遵义会议的光芒把它推到史册中闪闪发光;国酒茅台让它享誉全球。而它的山山水水也如被窖藏在时间隧道最深处的国酒,任光阴默默地把美丽酿造成绝版,启开便香飘万里。

遵义新貌

遵义是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斜坡地带上的一座山城,所以历史上它曾是巴蜀、夜郎等多国领地。唐初建播州,至明万历二十九年,平播之战后,播州改名为遵义军民府,从此遵义名取代播州,至今已400余年。

跌宕起伏的历史,打造了沧桑遵义。时间长河冲不走历史的痕迹,让我们在斑驳中感受这个城市的厚重和多彩。

海龙囤,湮灭不了的辉煌

海龙囤是一座中世纪军事古城堡,位于遵义海龙囤村龙岩山上。龙岩山三方峡谷断崖百丈,河谷海拔907米,囤顶为1354米,相对高差三百余米,始建于南宋宝祐六年(1257年)至今已达750年。海龙囤是播州杨氏十五世土官杨文为抵御蒙古大军修筑的屯兵要塞,是宋元明时代播州土司家族主要的军事堡垒之一,其创建时间比秘鲁印加帝国部族的马丘比古堡早300多年;面积比欧洲十字军东征攻克的以色列古堡大数倍。

其实,海龙囤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军事城堡,其上修筑的宫殿、朝堂、家庙、寝宫、仓房、医馆等是古代城市的缩影。海龙囤由播州杨保人、撩人设计建造,凝聚了汉、苗、仡佬、土家族等民族匠师的集体智慧,有鲜明的历史特征和地域民族特征。

如今这座被熊熊大火烧过的古堡,独立在龙岩山东麓400余年。欧洲旅游协会副主席迈克尔博士认为:海龙囤是我所见到的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为神奇的中世纪军事城堡,或者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空中城市”。

唐末,播州陷于南诏,乾符三年,杨氏祖先杨端从太原应诏入播,为杨氏子孙打下了这片江山。宋宝祐五年(1257年),已经控制云南的蒙军东出大理,逼近播州,播州土官杨文申奏朝廷后,“选诸路险要去处筑城,以为根柢”。于是在龙岩山上倚天险营建军事城堡,称“龙岩新城”即海龙囤。

中世纪古军事城堡海龙囤飞龙关

时间倒回到明隆庆六年即公元1573年,杨应龙承父业世袭播州宣慰使。那时,明朝皇帝一向对西南土司采取“放任自流”的政策,只要土司们效忠明朝,缴纳朝廷所需的贡赋,土司在自己辖地便是国王。然而,“播称沃土,人人垂涎”,川贵二省争相领辖播州。贵州更想借朝廷改土归流,将播州划入版图。杨应龙再也不能安心过“养马城中,百万雄狮擎日月;海龙囤上,半朝天子镇乾坤”的日子了,再加上他听信小妾田雌凤谗言,杀死结发妻子等诸多暴行,使土司领主集团内部分裂,贵州官员于是趁机挑衅,编造杨应龙四大罪,定为“谋反”,在紫禁城里激起了“征剿、平叛”的鼓噪,海龙囤上的“半朝天子”也开始了鱼死网破的挣扎。

据史料记载:兵部右侍郎李化龙督师24万官兵,把只有几万兵马的海龙囤围得铁箍一般,环而攻之,艰涩拼争。滚木石,交杂如雨……天心既吐,地险何凭,公元1600年6月6日,明军终于从囤西后关破城,喊杀之声震撼山谷,应龙兵败,与俩爱妾关上大门,燃房自缢。平播战争进行114天,官军血洗播州,斩首2万余人,繁华播州地化作焦土坟场。至此结束了杨氏自唐以来725年,传29世的土官、土司统治。

199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将海龙囤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国务院公布海龙囤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又在申遗,海龙囤的青石路上又有了纷至沓来的脚步声……

寻访先烈峥嵘岁月

遵义之美,美在以“伟大转折,出奇制胜”为标志的红色经典,浑厚磅礴,华光四射。红军纵横万里,最关键的会议、最重大的转折、最神勇的战斗都发生在遵义这块极富灵性的土地上。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伟大的政治家,在遵义崛起,给低谷中的中国革命带来了重大转机;作为伟大的军事家,遵义造就了他军事生涯的得意之笔“四渡赤水”;作为伟大的诗人,他走笔写下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的千古绝唱;作为伟大的书法家,他在全国革命纪念地中唯一为遵义会议会址题写了匾额。红军的长征文化,以及这些经典绝版的红色印迹,使遵义成为举足轻重,不可或缺,不可不访的革命圣地,遵义也因此而成为人们的福地。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遵义市红花岗老城子尹路上。如果说长征是一部伟大史诗,遵义会议便是这部史书中最扣人心弦的激越乐章。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红军山雕塑

在遵义市凤凰路小龙山上,有一座庄严肃穆郁郁葱葱的山岗,当地老百姓称它为“红军山”,这里就是红军烈士陵园。整个陵园前临湘江河,后靠凤凰山,陵园进门是纪念遵义会议50周年时建的一座别具特色的纪念碑,碑正面是邓小平同志手书的竖写“红军烈士永垂不朽”8个金色大字,碑后是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墓,有77位烈士长眠于此。在烈士名录上,有七八个战士,年龄还不到20岁,看着石碑上镌刻的名字让人禁不住流泪。

红军烈士陵园里还有一座圆圆的坟墓,墓前高大的石碑上,镌刻着“红军坟”三个大字。遵义方圆数百里的乡亲,都知道小龙山上的这座红军坟,因为坟里葬着一个为解放人民群众而英勇牺牲的红军卫生员,他的名字叫龙思泉。

1935年1月中旬,红军来到遵义,得知城南7里远的桑木桠流行着一种疾病——伤寒,当时群众叫“鸡窝寒”,意思是像鸡那样,生了病便一窝一窝地死去。红军卫生员龙思泉听到这一消息,便奔赴前往救治。待乡亲们恢复健康,龙思泉回到驻地,发现部队已经离开,他根据桌上留下的字条,手提马灯急速追赶部队,行至密林深处时,树林里晃动的人影引起了他的注意,没容他多想,子弹朝他飞来,龙思泉倒在了草丛中,鲜血在马灯昏暗的光圈里润湿了土地。

乡亲们听到龙思泉牺牲的消息,从四面八方赶来将亲人安葬在青山上,一年四季不断到坟前来祭扫。他们有什么苦难也到坟前来诉说。传说有一个老大爷生病无钱医治,梦中龙思泉前来替他看病,老大爷醒后身体便恢复了健康。于是,红军坟里埋葬的是“红军菩萨”的传说便不胫而走,一传十,十传百。为了便于人民群众祭扫,解放后,人民政府将这座坟从桑木桠迁到红军烈士陵园里,还为其塑了铜像,有意思的是卫生员本是男的,塑的铜像却成了女儿身,像观音菩萨,这是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爱戴。

遵义会议会址

在青杜坡战斗遗址,我巧遇一位70多岁的老人,她说她的生命是红军给的。当年她的母亲背着她赶集,面对天上的敌机不知躲闪,7个红军战士一同扑到她母亲的身上,她得救了,但7个红军都牺牲了……

在这片土地上还有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两日婚姻一世情,令人唏嘘。

1935年1月,红军长征来到遵义,22岁的王泉媛和王首道均被调到保卫局工作,就在红军进遵义城的第7天,他们结为革命伴侣,新婚当晚王首道送给王泉媛一把从战场上缴获的小手枪和八发子弹,按照家乡江西吉安的习俗,王泉媛应该送王首道一双亲手纳的千层底布鞋。但是,当时在急速的行军和打仗,根本没有时间和材料做。第二天,他们便随大部队撤出了遵义城。直到半年后的1935年6月26日,王泉媛随干部修养连到达两河口,先一步到达的王首道得到消息后,派通讯员送信,叫她晚上到他住的小木楼去,他们谁也没想到,新婚后在一起的第二个夜晚,便成了他们的最后一个夜晚,再见时已经是半个世纪以后。

1937年3月,时任由1300多名女红军组成的西路军妇女先锋团团长的王泉媛,在河西走廊与马家军相遇。为了迷惑敌人,她命令全团官兵剪掉长发,一律男装,并改用三十军二八六团番号。经过40多天血战后,红军女战士们打响了妇女先锋团团史上最后一次激烈的战斗,敌人扒下了牺牲女战士的衣服,他们才发现自己挨冻受惊地把守了那么长时间,原来对手仅仅是一群女战士,于是他们怪叫着冲将上来。王泉媛最后被俘,在饱受敌人的严刑凌辱,历经艰苦逃出牢笼后,却又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只能沿途乞讨回乡。等到享受老红军待遇时,已是76岁高龄。

半个世纪后的1982年夏天,王泉媛从江西来到北京,请康克清作证为她恢复党籍,当她办完事准备离京时,被告知,已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王首道马上要来看望她。听到这个消息,年近古稀的王泉媛心潮澎湃,在妇女联合会上,王首道向王泉媛缓缓走来,终于,王泉媛握起那双曾经是自己丈夫和战友的双手,两位老人唯有泪千行……

又一个十年过去了,王泉媛来到北京看望病中的王首道。这次,王泉媛没有带任何礼品,只是带来了一双自己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亲手做的千层底布鞋,王首道双手颤抖着接过布鞋,老泪纵横地说:“你没有忘记遵义时的诺言啊!”……

说到坎坷长征路,很多人会立刻联想起艰难困苦,慷慨悲壮等词语。在女红军纪念馆里有一段文字记载了那个非一般人能感受到的长征。

“长征就像在野外散步”,这是康克清讲述的对长征的感受。这个感受如此轻松愉快。无独有偶,朱德在长征中也有同样轻松愉快地感受,而且他的回忆很生动,甚至富有诗情画意,比如过草地,“当过草地时候,大家都认为是极困难的事,我还认为是很好玩的,有草,有花。红的花,黄的花都很好看,几十里地都是,还有大的森林与树木,草又是青青的,河流在草地上弯弯曲曲的,斜斜的一条带子一样往极远处拐了去……”

一些经过长征的老红军感叹说:其实他们走过的那些地方,风景是非常美丽的,但大多人没有心思去欣赏,朱德和康克清却看得兴味盎然。长征文化是遵义文化的一部分,走红军路不仅是去踏一踏先辈的脚印,更要去吮吸长征的精神食粮,乐观是最美的精神大餐。

沙滩,晚清遵义文化的一缕月光

沙滩,位于贵州遵义县新舟镇沙滩村,距遵义市中心城区47公里,它因乐安江中一片四面环水的沙洲而得名。沙洲的形状很像一把古琴,故又称琴洲。沙滩一带江水碧绿,两岸田园阡陌交错,翠竹环绕农家庭院,千古林柏掩映古寺,一派灵秀之气。从明朝末年到清明后期,沙滩孕育了郑珍、莫友芝、黎庶昌为代表的一大批文化名人,其学术成就影响深远,被誉为“沙滩文化”。

这片土地能涌现出沙滩现象,源于贵州文化的曙光。距今约2000年前的东汉教育家、书法家尹珍,开贵州文化教育先河,是贵州引以为豪的古文化现象。而沙滩文化,则是在这丰厚的文化土壤上滋长出来的必然现象。有人说沙滩文化的奠基人是黎恂,我认为他只能算是栽培者,是千百年前尹珍矢志传播中原文化,泽被故里撒下的种子,在那一时期的绽放。沙滩文化以郑、莫、黎为旗帜,章士钊诗:“西南面大儒,俱生牂牁郡”指的就是郑珍和莫友芝,他俩合作撰写的《遵义府志》,被梁启超誉为“天下府志第一”,在学术界与著名的《水经注》、《华阳国志》相提并论。

赤水丹霞

莫友芝一生恪守其素,博览群书。李鸿章、祁隽藻荐于朝均辞不就,终成一代鸿儒。莫友芝逝世,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亲往祭奠,挽联云:“京华一见倾心,当时书肆论交,早钦宿学;江表十年常聚首,今日酒樽和泪,来吊新人”。

沙滩三贤中,唯有黎庶昌是走向世界的外交官,也是贵州跨出国门,走向世界的第一人。在清朝出使外国的大臣中,黎庶昌是最

[1] [2]  下一页

最新资讯杂谈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