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遵义 > 百姓生活 > 正文

遵义打造“遵义义工”品牌志愿服务让城市更有温情

发布日期:2018/10/24 1:59:42 浏览:372

近年来,遵义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经过坚持不懈探索和努力,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基本形成以“志愿组织体系化、志愿服务信息化、志愿服务项目化、志愿服务阵地化、志愿文化多元化”的“五化”工作模式,不断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让城市更有温情。

政府主导,各方协作,推进志愿组织体系化

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建立起文明委统一领导、文明办牵头协调、市义工联统筹、部门参与、社会协同的志愿服务工作格局。按照“整体推进、不留空白、不留死角”的工作方针和“先搭台、再完善、渐规范”的指导思想,建立起以“志愿遵义”为中枢 15个县区 各行各业为支撑点的组织体系架构。同时,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指挥棒,强力推动各级各基层党支部、广大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以地域、行业、隶属等关系分级分类进行团体注册,确保了“志愿遵义”信息系统的360度全覆盖,初步形成市、县区、街道、社区四级组成的区域化、网格化和精准化志愿服务组织体系。

发挥民间枢纽组织作用。成立遵义市义工联合会,会长由民间极具有影响的义工担任,对15个县区的义工协会直接进行指导、协调和联合,最大限度凝聚民间志愿力量和资源。遵义市文明办加大对枢纽型组织的支持和帮助力度,每年给予20万元资金用于日常办公运转和活动开展,帮助协调解决1000余平米的办公场地,确保枢纽型组织优势发挥,为志愿服务的社会化打下坚实基础。

搭建平台、供需对接,推进志愿服务信息化

2012年遵义市就开发建立了遵义市志愿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并通过网络开展志愿者招募注册、活动信息发布等。2014年,接入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管理系统,改版推出“志愿遵义”网站,并将其打造为“四个平台”。

一是志愿者注册管理平台。为15各县区、市直党员志愿服务团队、学校社团组织、市义工联合会理事单位、直属团队以及全市所有街道、社区开通注册端口,全市近50万人成为注册志愿者。

二是志愿者沟通交流平台。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互联网、微信群、QQ群、手机APP等功能的拓展应用,为志愿者交流、志愿服务感受与体会搭建一个开放式平台。

三是志愿信息供需对接平台。认真做好志愿服务供需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定期对市民志愿服务需求进行摸底调查,有针对性地设计服务项目,努力实现供需对接、适销对路。

四是志愿服务工作宣传展示平台。“志愿遵义”网共设置“新闻动态、活动发布、志愿风采”等板块,落实专人管理和更新、维护,成为宣传展示全市志愿服务最新动态、工作成效和弘扬志愿精神、传播志愿理念的主阵地,不断实现志愿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建章立制、持之以恒,推进志愿服务项目化

建立项目统筹机制。在以遵义市委、市政府名义制定出台的遵义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实施方案》中,对志愿服务项目的目标任务、重要举措和实现路径都作出了顶层安排。遵义市文明委出台《遵义市志愿服务项目管理办法》,对志愿服务项目运行流程、人员招募、业务培训、服务记录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和明确。

社会化推动项目孵化。从2013年起。遵义市持之以恒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双向”公开征集,在网络、报刊,电视,广播刊载征集启事,发布项目征集预告,又招募社会爱心企业、人士认领项目,持续不断孵化和储备各类志愿服务项目。六年来遵义市通过双向征集,实施开展了一大批贴近实际、贴近需求、贴近生活的优秀志愿服务项目。“最美笑脸”、“筑梦红城”、“找到啦”、“家在遵义”、“金拐杖”、“名城先锋党员义工”、“百家爱心屋”等一大批志愿服务项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爱在仲夏·为爱上色”项目在2016年获得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四点半学校”项目列入省级财政购买社会服务典型案例。

突出重点、夯实基础,推进志愿服务阵地化

阵地化是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遵义紧紧围绕《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体系》,以社区、公共文化设施、景区景点、窗口单位等为重点,着力推进志愿服务阵地建设并提质增效。

组织化推动。乘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东风,遵义市文明办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在重要公共场所设立志愿服务站的通知》《遵义市公共场所志愿服务站建站标准》以及《遵义市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方案》,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和现场会、组织观摩,督导各地各行业扎实有效推进工作。

规范化建站。统一推广运用具有遵义元素的“遵义义工”志愿服务标识,制定“八有”建站标准,即有统一的标识、有固定办公场所、有稳定志愿服务队伍、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有详细的工作台账、有具体的服务项目、有常态化的活动、有志愿服务文化墙。遵义市文明办对各条各块志愿服务站点建设、日常管理、服务流程、资金使用、褒奖激励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把志愿服务阵地建设与创建文明城市挂钩,纳入创建内容和考核评价体系,确保公共场所愿服务阵地建设落小、落细、落实。红花岗区河北井社区、汇川区仁和苑社区被评为“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截止目前,中心城区累计建有规范性志愿服务站452个,学雷锋志愿服务岗1008个,实现了建成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景区景点、窗口单位等志愿服务站标准化全覆盖。

文化引领,内生增长,推进志愿文化多元化

着力推进志愿文化建设,以先进的志愿文化引领志愿服务工作,以志愿文化的软实力提升志愿服务组织的凝聚力、感召力。

彰显遵义特色。着力打造“遵义义工”品牌,结合遵义城市精神,呼应志愿服务核心价值,遵义市提出了“遵道行义·人人义工”的服务主题,设计制作“遵义义工”LOGO标识,征集创作“遵义义工之歌”,创办《遵义义工》杂志,拍摄制作公益宣传片,通过网络、电视、报刊、广播、公交车载电视等新旧媒体立体化宣传展示,用自成体系的志愿文化吸引感召广大市民加入到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行列中来。

强化激励引导。连续10年在每年“国际志愿者日”前后表彰一批先进个人、先进组织、先进项目、先进社区以及先进站点。积极做好全国、全省志愿典型推荐评选工作,志愿服务的领头人卓先顺等获得全国十大杰出红十字志愿者、全国119消防先进志愿者、全国首批五星级志愿者等30多项殊荣。

通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以“遵义义工”为鲜明特色的志愿服务工作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遵义特点的格局。(遵义市委宣传部王晓琴)

最新百姓生活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