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遵义 > 下设单位 > 正文

遵义播州:守初心担使命阔步走在高质量发展路上

发布日期:2019/11/6 18:29:37 浏览:231

来源时间为:2019-11-06

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成为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遵义市播州区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并重,守好守牢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把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持续厚植绿色生态优势,积极探索生态美、百姓富有机统一的发展新路。

拆除水上网箱养殖还乌江一湾清水

初冬的遵义,艳阳高照,在阳光的照射下,乌江显得更加清澈。

罗坤强家住在播州区三合镇马坪村半坡组,离乌江岸边不远,中午,一家人坐在院坝里喝着茶,沐浴着冬日的阳光。

哞……哞……哞……。“牛儿开始叫唤了,去看看是不是渴了,放点水给它们喝。”罗坤强对妻子说。

罗坤强在乌江里养了20年的鱼,2018年,他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转产上岸,今年,他投资80多万元,建起了养牛场,开始养牛。

看着圈里的30头牛长得膘肥体壮,罗坤强看到了希望,充满了信心。

罗坤强说,现在养牛和以前养鱼的收入差不多,但养牛的风险比养鱼小很多,最重要的是养牛污染小,他把牛粪收集起来,用于种草养牛,回归大自然,而养鱼对乌江的污染确实太大了。

“去年5月以前,乌江河面上全是密密麻麻的网箱,绵延二三十公里,每天撒进乌江的饲料数十吨,河水变得时而发黑时而发绿,在岸边一眼就能看到鱼的粪便。”罗坤强说现在好了,不仅乌江河水变得很清澈,环境变好了,渔民也逐步找到了合适自己的产业。

据悉,播州区乌江沿线网箱养殖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一路蓬勃发展,网箱养殖户达到了200多户,网箱养殖总面积500多亩,成为一个体量巨大的产业,年产量一度达到2万余吨,涉及三合、乌江、铁厂三个镇,三合镇最为集中。然而,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污染物在库区大量沉积,生态隐患明显增加。

一直以来,当地政府都在努力寻求经济产出与水环境保护的平衡点,从未放松过对网箱养殖的监管。

从2017年起,播州区进一步加大了网箱养殖的规范管理,坚决取缔无证养殖和超面积养殖行为。同时,通过组织就业培训,提供就业岗位,协调有证养殖户自愿拆除网箱,转产上岸。还大力推广池塘循环水养鱼技术,加上“流水养鱼”和“稻 鱼”等模式对乌江网箱养殖进行“分流”。

2018年4月27日,该区作出“当年5月13日前全面完成网箱取缔工作”的决定。解决好存鱼销售问题,不让养殖户受损失,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政府统一安排下,区级各职能部门及镇乡多方联动,协调引进了多家公司进入库区收购存栏鱼。

经过各有关部门、乡镇数百名干部职工不舍昼夜的持续奋战,2018年5月13日24时,播州区全面完成了网箱拆除任务,妥善处理鲢鱼、鳙鱼、草鱼、鲈鱼、斑点叉尾鮰、丁桂等812.84万斤,其中销售375.04万斤,生态增殖放流437.8万斤。

2018年5月15日,经遵义市环保局、遵义市农委联合检查验收,播州区网箱清理取缔工作全面完成。

所有牺牲都是有价值的,网箱的拆除换来了乌江水清,生态的保护最终都会回馈到每个人身上。

播州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区将以主题教育为抓手,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力以赴抓好生态文明建设。

污水集中处理垃圾集中填埋

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城市控制水体污染、改善城市水环境的有效保障体系,是维护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近年来,播州区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容,居住人口的增多,生活污水多了起来,龙坑污水处理厂由于建设较早,处理能力不足,迫切需要新建一座污水处理厂。

2017年,该区投资2.5亿元新建了土寨污水处理厂,承载着播州区主城区三分之二的污水处理任务。

遵义杭播源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锋告诉笔者,目前,污水处理所有的管网和设备都安装完毕,已进入全面调试阶段,各项附属设施正在逐步完善,预计在2019年12月底达到一级A标排水。

在污水处理厂的排水沟里,清澈的流水顺着沟渠哗哗地流淌,汇入旁边的蚂蚁河。

说起蚂蚁河,当地村民深有感触。一位村民说,以前,城市污水直接排入河里,蚂蚁河就是一条臭水沟,臭气熏天,现在终于好了,蚂蚁河又恢复了原来的干净。

蚂蚁河主要收集播州区阳光花园分水岭以北至龙坑街道办南湖秋韵分水岭以南的城区污水、遵义铝厂以北马家河水系污水,涉及人口11万人,规划收集面积19平方公里。

蚂蚁河是湘江支流,河水流进湘江汇入乌江,进入长江,最终进入大海,保护蚂蚁河就是保护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

除了污水集中处理外,播州区还对城市垃圾进行集中清运、集中填埋处理,并建立了环卫长效管理机制,推进环卫一体化进程。

为确保垃圾填埋场填埋区域覆盖面积不足这一问题,该区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对填埋区域进行HDPE膜焊接覆盖,严格控制垃圾填埋场作业区暴露面积在400平方米内。目前,已完成8万平方米填埋区域全覆盖,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得到有效控制。

为进一步提升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该区采购安装2套渗滤液处置一体化设备、租赁4台一体化设备,切实加强对渗滤液的处理能力,防止渗滤液外溢事故发生。另外,完成了5000立方米的渗滤液应急暂存池建设,以应对汛期渗滤液暴增。从今年5月到现在,该区垃圾填埋场已经处理渗滤液原水8.5万吨。

如今,播州区垃圾填埋场臭气及蚊蝇滋生现象不复存在,环境得到进一步保护。

变废为宝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走进播州区鸭溪镇的茅台生态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远远的就能听见机械的轰鸣声,各个车间都在开足马力,加速生产。

茅台生态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按照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目标,建设以“酒、气 肥 饲料、农”为主的茅台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目前园区主体项目复糟酒、生物天然气、有机肥项目已达全面投产条件,“茅台酒糟从土里来,到土里去”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在园区的复糟酒厂,废弃的酒糟在这里被重新利用,酿造白酒,酿完酒后剩下的酒糟一部分输送到有机肥生产车间,生产成有机肥,一部分用于生产生物天然气,天然气生产后剩下的沼渣沼液也用于生产有机肥。

茅台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园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酒糟生产成为有机肥用于种植有机高粱,有机高粱又用来生产茅台酒,在这里,茅台酒糟实现“吃干榨尽、从土里来、再到土里去”,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据介绍,目前,该园区已建成复糟酒、生物天然气、8万吨有机肥及相关配套设施项目,每年可以实现18万吨的茅台酒糟综合利用,真正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农业支持工业,形成相互反哺的循环发展模式。

在播州区,茅台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是一个标杆,是循环经济企业中的佼佼者。

近年来,播州区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努力构建工业循环经济链条,初步形成了产业生态循环体系和资源利用循环体系。和平经开区的煤电气热循环产业园及能源冶金建材循环经济产业园,入驻企业数十家,产值达5亿元以上,解决就业3000余人。

下一步,播州区将巩固发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以产业转型为引领,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真正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潘树涛丁思江文艺)

最新下设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