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遵义 > 旅游景点 > 正文

遵义市汇川区板桥镇农民种菜当作旅游风景卖

发布日期:2016/7/7 5:18:18 浏览:492

金黔在线讯入秋,天气虽已转凉,但遵义市汇川区板桥镇村民吴红并没有闲。她在打整屋后的2亩台湾示范品种果蔬基地,修枝、锄草、施肥……忙得不亦乐乎。

记者看到,整齐划一的包谷地,缀满红果的辣椒枝令人赏心悦目。“游客在我的农庄可以采果、摘菜、、观鱼!”说起自家农家乐,吴红眉飞色舞。

吴红31岁,几年前家里还是一贫如洗。2005年,镇里利用乡村扶贫资金发展蔬菜,每亩补助200元,她租了50亩地,种植反季节蔬菜。有了积蓄后,去年盖起了占地200多平方的两层砖瓦房,还办起了农家乐,去年6月开张以来,收入已超过5万元。“农家乐钱来得快。以前种菜只为卖,如今还可当风景来卖呢!”吴红说。

板桥镇地处娄山关脚。近年,该镇依托红色旅游的资源优势和紧邻重庆的区位优势,创新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大力发展休闲农业,通过扶持和引导,把板桥镇打造成重庆人的“后花园”。

打造,先从外部环境入手。他们把村庄当景点来建设。2006年,引导农户进行“黔北民居”改造,修建进寨路、联户路、改厕和改灶。2007年,打造了别具一格的“长征休闲避暑长廊”,并实施了水景观和绿化亮化工程。

硬件在提升,软件也不能落后。对从业人员开展乡村旅游培训,并组织到外地考察学习乡村旅游新模式。去年,还成立了乡村旅游协会,开展乡村旅馆等级评定与标准化建设奖励补助。镇里对环境卫生进行了综合治理,投入资金近40万元修建垃圾池等。

为让城市居民体验“农耕文化”,2009年,在娄山关村创建了50亩体验式观光农业示范园,今年已扩种110亩,被游客全部认种。

乡村旅游活力日益显现。农家乐从2006年的15家发展到153家,日住宿接待能力达5500人。到今年8月底,已接待游客55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00万元。

镇党委书记石小洪说:“大量外地游客的到来,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村民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跟着在变。”

娄山关村村民宗和维,家有6口人,2亩地,过去都种苞谷和稻子,日子很紧巴。2009年她借款6万元,政府补助1万元,把3间老平房改成了5间黔北民居。9月22日,记者走进老宗家,只见房前屋后收拾得十分怡人,庭院里种满了太阳花、仙人掌等各种花草,小凉亭里摆放着休闲椅。

“我家有标准房20多间,一次性可住50多个客人,今年收入已近4万。”老宗说,来她家的游客80是重庆老师,文化素质相对高。修建标准间,还是重庆游客谭老师点拨的。按老习惯,一层楼才修一个卫生间,早不适应需求了。

“原来我们只晓得做农活,一年下来却没好多余钱。”村民陈正伟说,“现在不仅收入翻了番,人还变轻松了。早上可与游客爬山练剑,晚上学唱歌跳舞呢!”

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兴起,让板桥的农民们看到,脚下的土地不仅仅能生产农产品,而且田园风光、农耕文化和农家情趣等还是极具价值的旅游资源。于是,他们改变了延续几千年的“种一季收一季”的传统农业方式,把田园打扮得像花圃,把村庄收拾得像公园。

吕云刚、张启学、崔主元等村民告诉记者一个共同心愿:一定要把环境卫生搞好,再扩大农家乐规模。

如今,行走在小镇街头,漂亮抢眼的“黔北民居”随处可见,“休闲避暑”型农家乐错落有致,成为乡村一道最迷人的风景。“这里空气好,环境好,人也好,我们把这当成了第二个家,所以年年都要来。”重庆游客刘先生说。

变化还在继续。石小洪说:“今年已开工建设游客接待服务中心,启动了农民文化休闲广场、特色旅游商品一条街建设,力争将板桥镇打造成一个集休闲、度假、避暑和观赏为一体的娄山关旅游精品。”

最新旅游景点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