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遵义 > 百姓生活 > 正文

遵义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创新发展

发布日期:2017/3/16 14:12:21 浏览:420

近年来,遵义市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充分整合资源,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即“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寨创建有机结合起来,持续推动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农民素质、收入和生活质量提升,民族地区农村逐步呈现出环境生态化、产业特色化、村庄景区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态势。

一、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助推民族村寨转方式调结构

我们坚持把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富裕村民摆在首位,重点转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使每一个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点都成为农民增收的平台。一是推动产业升级领富。抢抓政策机遇,切实将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推进会议精神等贯穿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始终,重点加快少数民族村寨产业发展、引领少数民族群众奔小康。近年来,利用民族特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带动少数民族群众增加收入,先后实施农业“七个100”和种子、种苗、种禽、种畜“四种工程”以及“粮增工程”,大力培育茶、竹、中药材、商品蔬菜、辣椒、高粱、干鲜果、畜牧等农业“八大产业”,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特”“千元院”“万元田”,民族地区建成茶园178.85万亩,年产值50.36亿元,中药材158万亩,年产值37亿元,蔬菜138.5万亩,年产值42.5亿元。二是鼓励创业就业致富。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意见》等文件,鼓励外出少数民族农民工带着信息、资金、技术返乡创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各地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抓手筑巢引凤,立足当地优势和特色,引导发展城郊型、科技型、效益型农业产业,建成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605个,成员11万个,带动少数民族农户10000余户,扶持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创业之星张明富等农民工返乡创业典型,培育了绥阳县吉帮金银花、正安县天楼野木瓜等本土企业,推动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创业致富。三是强化扶贫开发帮富。出台了《遵义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牵头实施特困地区特困群体扶贫行动的方案》,全市147个少数民族贫困村以扶贫开发为重点,利用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政策和上海市对口帮扶遵义等机遇,大力开展集团帮扶、产业扶贫、对口扶贫、驻村帮扶,并整合部门项目资金实施整村推进。2016年,计划实施项目309个,投入60989.26万元,截止目前,已完成项目158个,在建项目38个,少数民族中央发展资金匹配354万元、省级资金匹配503万元、市级资金匹配109万元。同时利用民族地区良好自然生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农旅一体化、发展生态旅游,努力实现以村为单位从贫困到小康跨越发展,着力打造了务川自治县龙潭村、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红心村、汇川区松杉村等典型示范,今年3个民族村寨共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160万元,拉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了少数民族群众生活质量。

二、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助推民族群众提素质强能力

坚持抓好少数民族群众学习教育和技能培训,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使创建活动为当地农民获取知识技能、提升素质、转变观念提供了机会。一是学政策法规。在全市58个民族特色村寨实施电视进万家、广播电视村村通、电信进村进户等惠民工程,以“农民夜校”“道德讲坛”“乡贤讲坛”等为载体,通过“院坝会”“百姓龙门阵”等形式,让少数民族群众多渠道学习“一法两规定”及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知识。近年共开展学习教育550次15000余人次,发放资料20000份,使党的民族政策理论深入人心,引导民族村寨牢固树立了“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思想观念。二是学知识技能。整合各类培训资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实施“阳光工程”,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让少数民族群众增强市场经济意识,掌握2-3门农业适用技术和1种以上非农技能。市级投入专项教育经费800万元,培养培训少数民族农村实用人才11000余人次。其中,道真、务川2个自治县聘请重庆专家教授对394名少数民族农民和244名乡镇教师进行培训,邀请西北民族大学专家对民族乡镇中学英语教师开展培训,极大地提升了民族村寨技能人才和教师队伍素质。三是学文明礼仪。整合“万村书库”“农民文化家园”“农家书屋”等项目,在少数民族村寨建立便民图书室52个,农家书屋18个,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大兴读书之风和文明礼仪之风,在民族村寨开展读书活动48次500余人次,开展礼仪知识培训26次300余人次,提升了少数民族农民素质;同时开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教育,在民族村寨悬挂环保标语300余幅、绘制墙体彩画200余幅,举办专题讲座8次,转变了少数民族村寨农村陋习,引导少数民族群众融入健康环保生活。

三、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助推民族村寨倡民主促和谐

坚持加强基层民主、尊重农民意愿、满足少数民族群众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他们做创造文明、享受文明的主人,使每一个创建点都成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阵地。一是乐于天。创建活动中,向少数民族农村投入3000余万元,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送文化下乡、送卫生下乡”活动120余次;整合各类资金近6000万元,实施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村调频小广播村村响”、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等各项惠民工程,增强了少数民族群众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获得感和认同感。二是乐于地。投入资金3100余万元在创建村寨修建文体活动场地,在农家小院安装文体器材,结合开展“多彩贵州”等活动,深入挖掘和传承民族地区农村花灯、傩戏、薅秧歌、金钱杆等民族民间艺术,积极创作少数民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让少数民族群众在传承和弘扬地方传统优秀文化中体验身心愉悦。三是乐于人。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创造并享受生活,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建设农村精神文明,促进邻里和睦、构建社会和谐。全市已举办5届“农民科技文化体育活动周”,扶持组建各类农民文体协会和近1000支文艺宣传队伍,每年为群众演出10000余场次。全市创作了具有民族特色的MV歌曲作品100余首,其中歌唱家陈思思演唱的《欢迎您到茶海来》、反映黔北农民欢愉心情的《摘菜歌》等广为传唱。四是乐于和。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立足把少数民族群众组织起来培养团结协作意识,建立了红白理事会、村民自管委等自治组织,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提高民族村寨村级组织自我管理、教育、服务、监督能力,切实保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和民主权利,提高了少数民族群众的安全指数和幸福指数。2016年上半年,全市民族团结和睦指数为95.28,民族团结进步指数为94.95,民族关系和谐。

四、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助推民族村寨改环境靓村庄

坚持着眼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积极引导少数民族群众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基础设施,整治庭院环境,构建邻里和睦,使每一个创建点都彰显家庭美、环境美、生态美、心灵美。一是美化环境。以黔北民居和“四有五通三改三建”为切入点,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施“田园规划”工程,统一规划设计,统筹基础设施布局和配套,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建筑与环境协调;实施“农村生活环境改善工程”,以农村“五乱”为重点“整脏治乱”,改变少数民族群众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截止2015年底,全市民族地区新建或改造黔北民居18.46万栋,覆盖农户21.7万户、104万人。二是美化生态。既改善小环境,更打造大环境,探索退耕还竹、还茶、还药、还果、还草等退耕还林模式;实施“绿色贵州”行动,推进高速公路沿线、农户房前屋后栽花种树种草,对25度以上坡耕地有计划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乡村清洁工程、村庄集中连片供气工程、沼气池建设、发展有机循环农业、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等,切实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三是美化心灵。积极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道德建设为主要内容,着力开展“把忠心献给祖国、把孝心献给父母、把爱心献给社会、把诚心献给他人、把信心留给自己”的“五心”教育活动,大力实施“关爱农民工、关心留守儿童、关怀空巢老人”的“三关爱”活动,广泛开展“文明村镇”创建和“五好家庭户”“遵纪守法户”“和谐家庭户”“科技示范户”等各类评比活动,催生了民族村寨文明乡风。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遵义市时给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高度评价,说“在这里找到了乡愁”;2011年9月,务川自治县大坪镇龙潭村、道真自治县洛龙镇大塘村等4个民族文化村寨入选第九届全国民族运动会魅力民族村寨;2014年9月,道真自治县玉溪镇桑木坝村、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红心村等5个村寨被国家民委命名为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遵义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创新发展》相关参考资料:
助推乡村游发展、助推美丽乡村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临夏民族团结进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

最新百姓生活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