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遵义 > 百姓生活 > 正文

贵州遵义:烙画里的乡土味

发布日期:2016/3/13 2:00:53 浏览:475

带着一副细框眼镜、头发短粗的周立,16岁在遵义师范学院学习美术时,就喜欢上了烙画。周立告诉记者,他曾三次参加“多彩贵州能工巧匠选拨大赛”,作品曾入围决赛,现在有两幅烙画分别被遵义民俗博物馆和贵州民族民俗博物馆收藏。

新华网贵阳1月4日电(记者王念李平)以烙铁为笔,以木板为纸,王金玉和周立在他们的小画室,各拿起60瓦的电烙铁,在一块不到2毫米厚的木板上作画,把家乡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烫画成一幅幅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图画。

烙画又名烫画,作画者利用烙笔(铁扦、烙铁)的热度,用烫、喷、渲等作画技巧,在竹木、宣纸、葫芦等载体上,或留白或深烫或喷染,根据烙笔的用力、烫点时间的长短,勾画烘烫出一种深浅不一、布局各异的图案,达到美观典雅、古朴内敛的艺术效果。烙画在河北、河南、江苏等地盛行,现已成为中国画派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这幅《山路》描绘的是一位50岁上下的土家族汉子,用背篼背着一头200斤左右的肥猪,到几十里大山外的集镇上去叫卖的场景。当时在下乡途中偶遇这个景象时,内心特别地震撼。”画师王金玉说,作为土生土长的贵州人,他喜欢用烙画的方式呈现当地的风土人情。

带着一副细框眼镜、头发短粗的周立,16岁在遵义师范学院学习美术时,就喜欢上了烙画。“当时省吃俭用,花10多元买了只电烙铁,并把烙铁头磨细,为了学画,我还烧坏了10多张木板、烫坏了好几件衣服。”周立说。

2000年毕业之后,周立分配到凤冈县进化镇大堰村完小当起了小学老师,“学生就是我烙画的观众,而家乡的民风民俗则成为我创作的源泉。”周立说,不少学生受他的艺术启蒙,纷纷选择与艺术有关的专业。

“这幅《唢呐之乡》,描绘的是三位年轻人或坐或站吹着唢呐的场景,其中有一个腰间还别着一支唢呐。”周立说,凤冈县有个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的“唢呐艺术之乡”,每当佳节来临之时,当地群众都要吹起悠扬的唢呐欢度佳节,场景十分热闹,而他创作的《唢呐之乡》正是取源于此。

周立告诉记者,他曾三次参加“多彩贵州能工巧匠选拨大赛”,作品曾入围决赛,现在有两幅烙画分别被遵义民俗博物馆和贵州民族民俗博物馆收藏。而作为凤冈县城里小有名气的画师,王金玉的烙画一半以上都被亲朋好友们以“欣赏、借阅、赠送”等名义珍藏了。

“烙画创作需要耐心和一颗善于发现的眼睛,贵州的秀丽山川、多元民族文化、厚重的农耕传统给我们提供了无尽的创作题材。”王金玉说,每年他和周立都会举行一场小规模的烙画展,通过画展的方式宣传烙画艺术,也让更多市民了解渐渐逝去的乡土文化。

为了积累创作素材,王金玉和周立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用手机把当地有特色的东西照下来收藏。“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烙画艺术能进入当地小学和初中的美术课程,并作为乡土课程加以传习和弘扬,希望这些透着泥巴味的烙画,能开拓学生的眼界,激发他们对乡土民俗的热爱之情。”

编辑:小微6.79K......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最新百姓生活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