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遵义 > 百姓生活 > 正文

遵义舟水桥与八五厂的变迁

发布日期:2023/11/29 9:21:52 浏览:20

来源时间为:2023-11-10

黄坤利

舟水桥是舟水河上的一座公路桥,位于遵义市郊,连接着遵义东南向的出境通道——马瓮遵公路。民国时期开始修建的马瓮遵公路,由福泉马场坪经瓮安至遵义市,是川黔公路与湘黔公路之间重要的连接通道。此路原出遵义老城南门,经偏岩子、坳上、巨济桥、凉水井、汤家坝、舟水桥、哨探坝(今镇隆)至关口(大桑木垭)出原遵义市(今红花岗区)境,最早为元朝廷所拓,清代成为綦岸盐运线的重要支线,现黔南州、黔东南州部分地区当时用盐便由此道输送。

历史上的舟水桥,有下盩水桥、永安桥、永定桥几种称呼,《(道光)遵义府志》中有关于上盩水桥、中盩水桥、下盩水桥的粗略记载。《续遵义府志》载有:“永定桥在城南十五里,旧时下盩水桥旧《志》,原名永安桥,创自前明。洎国朝乾隆初年培修,道光二十年(1840年)毁于水。举人张廷椿、程树森募资重修,遂易今名,有记。”并录张廷椿所作之记一篇,详述始末。1998年出版的《遵义市志》首次将舟水桥与古桥盩水桥联系了起来:“舟水桥位于东南郊马瓮遵公路上,跨舟水河。明代始建,原名永安桥……现为市东南郊重要桥梁。”

几十年时间,舟水桥从一座桥演变为一个区域的地标,进而周边区域发展成为一级行政区划——舟水桥街道。透过《遵义市三线建设志》,可以找到舟水桥的演变的轨迹。一切的改变,皆源于1959年遵义铁合金厂选址在这里建设。那时是大兵团作战,在举行了隆重的开工仪式后,工地上尘土飞扬,人来人往,建设工人激情满怀,沉寂多年的舟水桥沸腾了。遵义铁合金厂建设项目刚开工不久,便遭遇国家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被迫下马。短暂的喧嚣过后,舟水桥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数年后,舟水桥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1964年,冶金部决定将遵义铁合金厂列为三线建设重点项目。舟水桥因遵义铁合金厂的建设再度沸腾起来。

1965年1月,根据当时保密规定,冶金部将遵义铁合金厂改用代号名称,更名为八五厂,并全面恢复建设;山东、辽宁、甘肃等地的大批工人、技术人员被调到这里,支援八五厂建设。1966年,冶炼二车间1号、2号精炼炉建成投产;冶炼一车间1号精炼炉基本建成,简易投产。1982年底,全面完成“老八万”工程建设项目,建成具有采矿、选矿、烧结、冶炼工艺体系的大型铁合金企业,被列为全国重点铁合金厂。1988年4月,新增8万吨(“新八万”)扩建工程动工。1990年,冶金部批准遵义铁合金厂为国家二级企业。

1993年,“新八万”扩建工程与技术改造项目全面完成,形成年产30万吨铁合金生产能力,被誉为中国铁合金的“宝钢”。至1998年,遵义铁合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历经三十多年的建设,八五厂终于建成了一个拥有12000名职工、占地面积近百万平方米的现代化铁合金厂,一度拥有两个大矿山(在长沟的711矿和在团溪的712矿)、五个冶炼分厂(在桐梓的705,在遵义城区湘江河畔的704,在舟水桥的701、702、703)和独立铁路运输专线2314,设有劳动服务公司、工贸公司、生活服务公司、子弟学校、技工学校、职工医院、图书馆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还专门设有公安处、人武部和离退休人员的专门管理机构,拥有职工及家属八万余人,是一家跨三县(区)的国家重点大型铁合金综合企业。舟水桥因八五厂落户这里而声名远播,跟随八五厂的建设步伐,从舟水桥工农管理区到舟水桥街道的成立,从南舟路到河舟路的建设,舟水桥片区(新店子—舟水桥—镇隆沿线)因八五厂而兴,几十年间,崛起成为遵义市的城市副中心。

舟水河由南向北蜿蜒而来,河水昼夜不停地向湘江奔腾而去,舟水桥横跨河上,听惯了河水高亢欢歌低吟浅诉,见证了河岸繁华兴盛与衰落寂寞。

20世纪80年代,八五厂进入黄金时期,年平均生产铁合金7.20万吨。20世纪90年代,是八五厂发展的鼎盛时期,铁合金年均产量达到15.02万吨。1999年,产量突破20万吨大关,在国内铁合金行业首创产品产量、产品成本、销售量、资金回笼、出口量、创汇、减亏幅度7个“第一”。2001年,铁合金产量达到29.9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

在数十年的发展中,遵义铁合金厂为国家钢铁工业的崛起和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1954年,硅锰合金和低碳锰铁研制成功,结束了中国对这两种铁合金依赖进口的历史。时任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到厂视察,高度赞扬全厂职工“你们为中国争了口气!”1959年7月,试制成功冶炼特种钢所需的2号标准锰铁,填补了国内空白。1981年起,生产的“山鹰”牌金属锰、锰硅合金、低中碳锰铁和高碳锰铁等产品均获“部优”“省优”产品称号。其中金属锰为国内独家产品,1988年获“国家银质奖”,为国家军工、船舶、机械、汽车等工业,以及国家战略储备提供了有力支持。

2002年,遵义铁合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因种种原因停产。2007年12月,破产的八五厂由盘江煤电(集团)和首钢水城钢铁集团出资,重组为贵州遵义汇兴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接收原遵义铁合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选择重组上岗职工3146人。2011年4月又改由广西中信大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出资约53控股。2021年,中信大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南方锰业集团,贵州遵义汇兴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南方锰业集团遵义有限公司,有在册职工1881人。

八五厂的建设还与另一部志书有关。民国时期,浙江大学西迁遵义办学时,史地系教授张其昀考察了遵义城郊的自然地理,编写了《遵义新志》一书。在书中,对遵义锰矿资源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记载,为国家建设八五厂进行锰矿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而今,八五厂已经停产20多年,舟水桥已经不复往日的热闹,但它们承载的历史和记忆不该被遗忘,是遵义城市发展历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最新百姓生活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